近日,《舟山日報》對三航局寧波分公司參建的舟山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進行報道——
日前,三航局舟山岱山4號海上風電項目已全面復工半月有余。作為三航局首批復工項目,在短短20天內,完成產值3540萬元,跑出了“三航加速度”,交出了“硬核成績單”。但在忙碌緊張的抗疫復工之外,意外遭遇的三次海上險情,使項目部又立新功,獲得了一片好評。
漁船脫困
3月11日清晨5點,項目生產副經理陳輝收到求救信息:在項目所在地高亭鎮附近海域,一艘漁船不慎觸礁擱淺?!艾F在潮水退的很快,船說翻就翻,你們把手頭的活兒先放下,救人要緊!”接到求救信息的陳輝沒有半點猶豫,第一時間向正在做起重施工準備的航通6號船長徐金海下達了救援命令。
“太危險了!我們的船趕到現場時,漁船的傾覆角度已經很大了。”直到現在,徐金海依然驚魂未定。據他回憶,由于時間緊迫,在前往救援的路上,他就不停地通過船載無線電與事發漁船積極溝通,并制定了初步營救方案。“老遠就看到漁民們站在甲板上向我們揮動漁網,咱們一靠近停穩,我就把吊臂伸了過去。” 航通6號起重手王良說,大概15分鐘左右,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,漁船在起重吊臂的牽引下恢復平衡。
“謝謝!謝謝你們,謝謝三航!” 航通6號船載無線電對講機里傳來了漁民最誠摯的感謝,但接下來如何幫助剛剛恢復平衡的漁船擺脫擱淺,恢復“自由”,卻又成了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道新難題。“當時最穩妥的辦法就是這么一直吊著,等漲潮后,漁船就自然脫困了。但這其中的五六個小時,耽誤工期不說,光燃油、船租這一塊兒就會給項目帶來好幾萬元的損失?!泵鎸呻y局面,徐金海不敢擅作主張,他第一時間通過電話找到項目部詢問對策。徐金海得意的說:“當時是項目經理尹劍鋒直接接的電話,他聽了我們這邊的情況,第一句話就是‘好事做到底’,聽到這句話,我當時就很踏實了。”
中午11點,經過五個多小時的等待,潮水終于漲到了高點,隨著起重吊臂的緩緩下落以及漁船馬達的歡快轟鳴,一場海上救援行動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
汪洋守護
3月9日晚10時,項目部接到求救信息:正在項目施工海域附近航行的“興航海68”輪信號突然消失、疑似失蹤,船上6人隨船失聯。情況緊急,項目部當即命令擁有5000匹馬力的全回轉拖輪—亞舟拖17號趕赴事發海域。
“我們的船第一個到達事發海域后,就發現海面上有一個光點,靠近后才發現是個救生筏,上面還有3個人?!眮喼弁?7號船長孔祥民說,當時風急浪大,救生筏在海中風雨飄搖,僅通過繩索與已經不見蹤影的沉船相連固定?!拔覀儺敃r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救人。但冷靜下來一想,沉船的位置不明,貿然上前營救,萬一撞上海底的沉船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 孔祥民遺憾的說。隨后,在海事部門的統籌安排下,亞舟拖17號在距離救生筏約30米左右位置打開探照燈對其進行密切跟蹤關注,并通過高音喇叭不斷向筏上的3人喊話:請你們不要驚慌,專業救援隊馬上就來。
經過約一個半小時的耐心守護,東海救助局“東海救117”輪終于抵達現場,并通過救助艇將筏上3名遇險人員安全救起。幸存者王強(化名)說:“當時海上汪洋一片,風大浪急,又濕又冷,我們的心情幾乎是絕望的,雖然他們沒能第一時間救起我們,但他們的到來和守護給了我們3人巨大的信心?!?/span>
隨后,亞舟拖17號又配合東海救助局在附近海域對剩余失蹤人員開展了為期48小時的搜救工作,可惜并無發現。
“沒留遺憾”
2月17日凌晨3時許,在接到連云港籍干貨船“神洲19”在舟山大魚山北側海域沉沒,船上6人遇險落水的險情后,項目部第一時間指派5000匹馬力拖輪—利進拖5001號趕赴事發海域參與搜救工作。
利進拖5001號到達現場后,會同其他趕來的20余艘各類船只于當天上午成功救起3名遇險船員。但遺憾的是,因天氣寒冷,落水時間長,獲救船員未能搶救成功。
“雖然希望越來越渺茫,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對剩下3名船員的搜救?!?利進拖5001號船長楊偉海說,在接下去的48個小時中,他們基本沒有休息,一直在參與搜救,好幾次遠遠看到海面上有東西在漂,靠近一看,原來是廢棄的各種海洋垃圾。
“沒留遺憾,畢竟盡力了,希望他們能夠平安。” 楊偉海說。(寧波分公司 陳方足 陳輝)